近年来,南方地下工程发展很快,防水与维修问题日益突出。许多调查结果表明,地下水渗透,穿过混凝土,严重影响着地铁的使用功能和结构的耐久性,给地铁的营运带来了威胁。因此,如果能有一种材料灌入之后,能使地下建筑免受地下水的侵蚀,并且能使基体的结构强度得到恢复,显得十分有意义。
目前,国内主要采用环氧树脂灌浆材料进行结构补强。采用环氧树脂类灌浆材料与水下固化剂配置的浆材,对于有水环境中的混凝土裂缝,得到的粘接强度差。本文试探了一种新的材料与工艺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粘接补强。
由于水下的混凝土被水浸润,表面牢固的吸附了一层水,所以要能对水下混凝土进行粘接补强,首先采用的材料必须可以在水下能形成固结体,其次,其分子结构中必须带有一定极性的键,以便能破坏水膜,连接到具有强极性的混凝土表面上。采用小分子醇类封端的异氰酸酯改性乙烯基酯树脂,得到具有强极性的氨酯键改性的乙烯基酯树脂。该改性乙烯基树脂在引发剂与促进剂的作用下,能在水中通过自由基快速固化,并与其它含双键单体共聚,形成一种具有与环氧树脂固化后相当力学性能的材料。同时侧链上的氨酯键因其极性大,易与高表面能的混凝土表面进行粘接,使整个分子连接其上。采用本实验室的灌浆工艺,可对水下有细微裂隙的混凝土结构进行补强与堵水。
1实验部分
1.1主要原料
环氧树脂828,工业品,美国Shell公司;丙烯酸,化学纯,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;甲苯二异氰酸酯(TDI),工业品;非离子表面活性剂,工业品;对苯二酚,工业品;过氧化二苯甲酰(BPO),工业品;N,N’-二甲基苯胺,化学纯;甲基丙烯酸甲酯,化学纯,上海凌峰化学试剂有限公司;无水乙醇,分析纯,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;苄基三乙基氯化铵,化学纯,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生产。
1.2实验步骤
1.2.1树脂的合成
1.2.1.1乙烯基酯树脂的合成
在装有搅拌器,温度计,回流冷凝管和氮气通口的500ml四口烧瓶中,加入200克环氧树脂,通入氮气,加热升温至近100℃,滴加77.1克丙烯酸,0.6克苄基三乙基氯化铵和0.4克对苯二酚的混合液,1小时左右滴完,然后升温至118℃左右,恒温反应5小时左右。反应后期同时取样分析酸值,当酸值达到小于15mgNaOH/g时,即可结束。降温至70℃,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稀释至浓度为65-75%,冷却收藏。
1.2.1.2改性乙烯基酯树脂的合成
在装有搅拌器和温度计的500ml三口烧瓶中,称取一定的异氰酸酯,加入稀释剂,与催化剂,常温下滴加小分子醇类,搅拌10分钟,升温至40-50℃,反应半小时。加入乙烯基酯树脂,升温到50-60℃待反应半小时后,升温到75℃左右,反应至其中的—NCO基本耗尽时,停止反应。
1.2.2改性乙烯基酯树脂浆材的配制
以改性乙烯基酯树脂为主剂,配以其它丙烯酸酯类单体,加入固化剂与促进剂,即可得灌浆材料,其组成及作用如下表所示:
表1: 灌浆材料的配方
|
原料名称
|
作用
|
质量(克)
|
|
改性乙烯基酯树脂
|
主剂
|
100
|
|
过氧化二苯甲酰(BPO)
|
固化剂
|
2.0-6.0
|
|
N,N’-二甲基苯胺(DMA)
|
促进剂
|
0.15-0.40
|
|
甲基丙烯酸甲酯
|
稀释剂
|
80-120
|
|
丙烯酸羟乙酯
|
双亲组分
|
10-35
|
1.3反应原理
(1).
(2)
1.4 性能测定
1)粘度:在25℃条件下,用NDJ-4型旋转式粘度计测定。
2)压缩强度:按照GB/T1040-1992,用德国LOS材料试验机测定。
3)粘结强度:用国产水泥抗张抗折试验机测定。
施工工艺:本实验试验的“8”字水泥块在水中浸泡了一个月之后拉断,再在清水中浸泡两天。粘接之前,先在本实验室自制的十分廉价水乳液(含微量表面活性剂与少量偶联剂)中浸泡10分钟左右,拿出在其上有水时即进行粘接,用橡皮筋固定后在水乳液中固化,两天后测其粘接强度。
2.结果与讨论
2.1封端二异氰酸酯的小分子醇类对水下粘接强度的影响
封端二异氰酸酯的小分子醇类主要有甲醇,乙醇,异丙醇等,改性之后,采用相同的施工工艺,得到的水下粘接强度如下表2所示:
表2:采用不同小分子醇类封端时所得到的粘接强度
|
小分子醇类
|
没有加NCO
|
甲醇
|
乙醇
|
异丙醇
|
|
粘接强度(/MPa)
|
0.4
|
2.37
|
2.10
|
2.01
|
注:其它条件皆相同.
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,在水下进行粘接补强时,改性的比没有改性的乙烯基酯树脂粘接强度要高很多;封端采用的小分子不同所得到的粘接强度也不同,小分子带烷基体积越大,粘接能力越低;同时,通过测定它们的相对黏度及储藏稳定性,发现浆料的黏度随烷基体积增大而降低。本实验采用乙醇封端二异氰酸酯后改性乙烯基酯树脂。
2.2二异氰酸酯用量对粘接强度的影响
在等量的乙烯基酯树脂中,加入二异氰酸酯的量不同,所剩下的OH基数也不同,具有的氨酯键数也不一样,得到的改性乙烯基酯树脂的灌浆材料的黏度与粘接强度也不同。取100份乙烯基酯树脂(质量浓度70%),当二异氰酸加入量变化时,所得到的粘接强度如下表3所示:
表3:粘接强度随二异氰酸酯的加入量变化
|
用量(份/100份)
|
粘接强度(/MPa)
|
黏度(/cP)
|
|
11.6
|
2.5
|
500
|
|
10.88
|
2.24
|
300
|
|
10.24
|
2.12
|
160
|
|
0
|
0.4
|
125
|
注:其它条件皆同.
随着二异氰酸酯的加入量增大,粘结强度增大,但因其强极性基团的增多,浆材的黏度也变大,为降低黏度必须采用稀释剂稀释,此时,粘接强度又会降低。当加入二异氰酸酯量为10.24克,加入一定的双亲组分丙烯酸羟乙酯,得到的水下灌浆材料的黏度约为 70-95cp,适用期在一个小时以上,可以达到灌浆施工的要求。
2.3固化剂加入量对粘接强度的影响
加入的固化剂量越多,固化放热峰越大,固化得越完全,得到的粘接强度也越高。在优化的其它条件下,改变固化剂的用量(固化剂浓度为50%),得到的粘接强度如下图所示:
当固化剂在0.35克/10克时,此时粘接强度达到3.0MPa以上;同时在实验中发现,随着固化剂增多,固化时间越快,这对于施工是不利的,所以综合考虑,选择一个恰当的值。在0.33-0.40克范围内变化,此时粘接强度在3.0MPa以上。
3 结论
乙烯基酯树脂在采用二异氰酸酯改性后,加入一定的稀释剂与双亲组分,配以引发剂与促进剂,成水下灌浆材料。通过本实验室的灌浆工艺下,得到的粘接强度大幅度提高。采用乙醇封端二异氰酸酯改性乙烯基酯树脂,二异氰酸用量10%左右,固化剂添加量在2%左右时,得到的灌浆材料,黏度低,在70-100cP范围内可控,且可储藏性好,固化时间可以控制在几十分钟到几个小时,浆材固化后,在水下混凝土裂缝表面的粘接强度达3.0MPa以上,抗压强度达95MPa以上的,可以达到修复水下混凝土,并堵水的目的。相对于传统的灌浆材料与工艺,本实验方案将堵水与补强基体结合起来,具有相当的应用价值。